【領導力修鍊場】將之五德領導學(上)

2/28/2014 12:07:00 下午



               作者:高明智 顧問
不論任何時代,不管任何組織,感覺總是出問題的時候多,滿意的時候少。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又應該如何做才能夠避免問題的產生?達成我們想要達到的境界或目標,本文試圖引古借今,從孫子兵法的概念提供一些答案,給大家做參考。


分工造成分裂,階級造成衝突

先從組織的橫切面來說,現代組織或是自古以來的組織為了因應日愈龐大的人事與任務都採取分工的做法,不同部門分管不同任務,美其名各有所司,各有所專,可以分工負責,專業深入。可是也已經種下了本位主義、只顧小我、不顧大我的不好基因。後果將會是沒有人顧全大局、看清全貌、認清問題的本質與真正的原因。特別是組織太大,沒有適當的管理機制,加上主管太資淺、太老、太忙、太平庸等等。

再從組織的縱切面來看,古今的組織都有階級,將人分為主管與部屬,層層節制。主管決定,部屬執行,主管檢核,部屬修訂,不斷溝通,不斷改善。可是人有個性、有脾氣,個性不同,能力不同,很多觀點與價值觀不同。請問不同的時候會怎麼樣?該如何辦?答案是會衝突,產生很多人我是非。只有一部份的人能夠透過溝通或自我修練化解問題,達成好結果。

再從時代的發展演進來說,二十世紀之前講究的是階級服從、紀律與秩序,合作的關係是由上而下的賜予關係。二十世紀以後,特別是二十一世紀開始,受到媒體發展與網路興起的影響,個人主義與個人意識強烈,認為講究個人實力可以改變世界,目前這種的個人中心思維與個人習氣造成組織更多管理的問題。

可是在傳統思維上,當問題發生時往往還是依賴領導人當家做主,當英雄來拯救整個組織,美國人對歐巴馬總統的期待正是這樣的典型。美國哲學家愛默生說過,領導人應該向歷史、大自然與當今世界學習。真正做好這三樣功課的領導人少之又少,能專注做好一樣也很好,像「與成功有約」的作者也是領導專家的史帝芬柯維就喜歡向大自然學習。歐巴馬說要向林肯學習,很好,但並不容易。我只是想表達歷史上的成功領導人不多,因為學習領導能力的過程就是一段高度挑戰的自我修練(Self Discipline)過程,跟耶穌受難與佛陀成佛的過程類似,有此決心、毅力與勇氣才有機會成功。

自我修練的典範--林肯的「成功」史

生下來就一貧如洗的亞伯拉罕·林肯,終其一生都在面對挫敗,8次競選8次落敗,兩次經商失敗,甚至還精神崩潰過一次。好多次,他本可以放棄,但他並沒有如此,也正因為他沒有放棄,纔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林肯有堅定的信念,他從不放棄。以下是林肯進駐白宮前後一生的簡歷:

1816年,家人被趕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須工作以撫養他們;

1818年,母親去世;

1831年,經商失敗;

1832年,競選州議員但落選;

1832年,工作也丟了,想就讀法學院,但進不去;

1833年,向朋友借錢經商,但年底就破產了,接下來,他花了16年,纔把債還清;

1834年,再次競選州議員,贏了;

1835年,訂婚後即將結婚時,末婚妻卻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精神完全崩潰,臥病在床6個月;

1838年,爭取成為州議員的發言人但沒有成功;

1840年,爭取成為選舉人,但失敗;

1843年,參加國會大選,落選;

1846年,再次參加國會大選,這次當選,前往華盛頓特區,表現可圈可點;

1848年,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

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內擔任土地局長的工作,被拒絕;

1854年,競選美國參議員,落選;

1856年,在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爭取副總統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張;

1858年,再度競選美國參議員,再度落敗;

1860年,當選美國總統;

1863年,頒布解放黑奴宣言;

1864年,連任美國總統;

1865年,在美國總統任內遇刺身亡(享年五十六歲)。

『此路艱辛而泥濘。我一只腳滑了一下,另一只腳也因而站不穩,但我緩口氣,告訴自己:這不過是滑一跤,並不是死去而爬不起來。』林肯在競選參議員落敗後如是說。

林肯是領導人自我修練成功的最佳典範。他有信心,不放棄,有信念,堅持到底。他一路走來不怕困難,屢敗屢戰,累積能力,提升智慧。他關心社會,關愛人民,熱愛國家,也深愛他身邊的人。他調整,他學習,他付出,他思考,他行動,他堅定,他堅持,它守信用,他有真愛。到他當上總統時,已經累積了很多的德性與大智慧,如今再看林肯傳,真令人動容與感佩。

孫子以七計知勝負

回過頭來看看中國歷史的領導智慧,孫子兵法說:我用檢核以下的七件事就可以知道這場戰爭會贏還是會輸。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1.
      主孰有道  經營者的智慧與道德修養,可以讓被帶領人與他合心,認同領導人的理念,共享願景。一些武功高強的將領與忠良的人民都很願意在他的領導下工作與生活,感到非常快活。
        2.
          將孰有能  領導人的能力高,具備智信仁勇嚴五德,有這五德能夠帶兵打戰。讓軍事行動,政令都能夠順利推展,得軍心,得民心,得勝利。
        3.
          天地孰得  能夠注意與觀察環境的變化,有高度的敏感力,能夠審視天時,善用地利,掌握商機,依形勢決定出策略,打一場最有利的戰爭。

        4.
          法令孰行  對於管理兵眾與做戰的規章制度完善,將領們有都能夠理解並加以確實的執行,發揮最佳的效果。
        5.
          兵眾孰強  全體人員的士氣高昂,有強烈的企圖心強,展現出強大的聲勢,讓敵人相形見拙。
        6.
          士卒孰練  負責實際執行的人員個個受到良好的教育訓練,技術非常的熟練,可以確保執行時的品質不會出問題。
        7.
          賞罰孰明  對於執行的績效與成果,能夠即時的、具體的給予合理的獎賞與處罰,讓人人心服口服,更加充滿動機與力量。

五德: 智、信、仁、勇、嚴

除了主孰有道是指最高領導人的自我修養外,身為主管的領導人是承上啟下,決定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的執行者。領導人是掌握全體員工未來命運好壞的關鍵人物,是整個公司安危存亡的決策者,對於成敗有很大的影響。在此特別針對領導人必備的五種德性也是五種能力:智、信、仁、勇、嚴,加以進一步說明。

智:

智代表:智慧、智能、智謀。包括分析力、判斷力、決策力、專業力、表達力。能夠分析敵我虛實的一切條件,能夠判斷出勝負的一切因子,能夠決策出對付敵人的方法,能夠擁有該行業頂尖的全備知識,能夠使用多種語言且辯才無礙。智型主管的好習慣:深入細節、追根究柢。無論碰到什麼事,就問五個為什麼,找出問題真因與對策。

信:

信代表:信用、信任、信心。包括承諾力、執行力、貫徹力、信任力、績效力。能夠做到令出必行的承諾力,能夠落實到底的執行力,能夠追蹤考核的貫徹力,能夠易地而處感同身受的信任力,能夠維持團體有效運作的績效力。

信型主管的好習慣:承諾的事、就是大事。承諾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完成。

仁:

仁代表:仁愛、仁慈、仁心。包括關懷力、包容力、溝通力、協調力、感恩力。能夠主動關心別人的關懷力,能夠無怨無悔不責於人的包容力,能夠與人良性互動的溝通力,能夠讓調和差異讓事情順利進行的協調力,能夠以大我的心感謝其他一起共事者的感恩力。

仁型主管的好習慣:無怨無悔、關心部屬。主動付出,發掘需求,以具體行動對部屬關心。

勇:

勇代表:勇氣、勇敢、勇猛。包括冒險力、果斷力、行動力、技術力、快速力。能夠承擔開創性風險的冒險力、能夠在面對不確定時做決策的果斷力、能夠及時採取必要行動的行動力、能夠找出務實解決方法的技術力、能夠以最經濟快速解決問題的快速力。

勇型主管的好習慣:身先士卒、快速果斷。具備承擔風險的精神,凡事帶頭做且勇於負責,喜歡快速看到結果。

嚴:

嚴代表:嚴謹、嚴格、嚴正。包括紀律力、評估力、命令力、賞罰力、完成力。能夠嚴以律己且嚴格要求部屬的管理力、對於執行進度要求的評估力、能夠有效地運用權威發號司令的命令力、能夠賞罰分明因人施管的賞罰力、能夠貫徹始終把事情做好完成力。

嚴型主管的好習慣:賞罰分明、貫徹始終。重視命令的貫徹與執行的紀律,依照結果加以賞罰,直到看到事情完成為止。

五德要兼備,使用不可以過當

賈林說:「專任智則賊,固守信則愚,偏施仁則懦,恃勇力則暴,令過嚴則殘。五者兼備,各適其所,則可為將帥。」。 梅堯臣說:「智能發謀,信能賞罰,仁能附眾,勇能果斷,嚴能立威。」何氏說:「非智不可以料敵應機,非信不可以訓人率下,非仁不可以附眾撫士,非勇不可以決謀合戰,非嚴不可以服強齊眾。全此五才,將之體也。」幾乎所有的孫子兵法研究者都認同此一觀點,王皙說:「五者相須,闕一不可。」曹操也是持同樣的看法,認為「將宜五德備也。」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西元1162-1227)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蒙古族的傑出英雄,他所統率的蒙古鐵騎,所向披靡,曾一度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他的豐功偉業與他的領導能力有很大的關聯,基本上成吉思汗是「智勇」雙全的人。加上獨特的用人哲學能延攬包容各種人才與關心朋友的「仁」,至於「信與嚴」的做法,他在1225年頒布蒙古第一部成文法《大札撒》,針對各種不同情況分別制定法令,針對各種不同罪行也制定相應的刑罰。他大力加強法制教育,下令所有將士要學習《大札撒》。他嚴明軍紀明訂特別強調紀律的嚴肅性和軍隊的集中統一,他規定了軍隊的各種紀律以及對違犯紀律者的處置辦法。所以說成吉思汗逐漸具備了智信仁勇嚴五德,成就他的功業。

儘管古典學者都贊同領導人要五德兼備,現代管理學者從實證的角度要發現唯有五德兼備才能長治久安。但是從林肯與成吉思汗的例子來看,他們都是花了一生的時間來修練領導人所需具備的五德,過程相當艱辛。有些成就必須要仰賴優秀的幕僚幹部一起完成,所謂獨木難撐大廈,因此知人善任與建立團隊是不可或缺的。一般人大多數擅長一至二項德性能力,並以此為中心展開自我的學習與修練,直到老死為止。從學習的角度而言,能夠逐漸強化自己的優點,累積經驗與能力,讓五德具備是可能的。我們如果能夠透過行為科學的盤點,先知道自己的主要強項,就可以做好自己的長處管理:包括「掌握自己的優點,活用他人的優點,橋接他人的優點,擴張自己不偏好風格,控制過當」等都可以做出改善的行動計劃。當一個人可以善用自己的優點,並透過學習各型的壓力源,做好自己的壓力管理,避免陷入各型的險境做出後悔莫及的決策與行動,是領導人最重要的修練。

You Might Also Like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