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修鍊場】主管與教練的不同

4/04/2014 07:51:00 下午

  

作者:高明智 顧問 
看到許多主管很重視業績,但績效有時達成,有時沒達成。沒達成時通常伴隨著人員士氣低落的問題,真是雪上加霜災情慘重。而士氣低落有些是主管領導不當,溝通不良,如果又夾雜人員能力不足與觀念不正確。這時,主管真的是一個頭兩個大。這就是主管只會做傳統的主管工作,忽略了教練角色與缺乏教練技巧所造成。擔任顧問暨教練多年,有感而發,想藉此機會說明主管與教練的不同。

 主管當久了,就會配合上級主管的要求,與公司的文化相結合,形成共同的語言與行為。例如,公司重視目標與績效,大家就會一切以目標為重。這算是配合度很好,也有執行力的主管。可是,老闆像船長,他有時發現需要轉彎了,會調整方向,大家也要跟著轉彎。有時產品策略如此,有時企業文化也是。有時,我們在學習時也要有所自覺,自己的缺點,趕快轉彎,趕快補強,才能平衡,才有競爭力。有了以上的認知,個人可以發展能力,公司可以永續經營。

    關於主管的角色,專家學者談了很多,近幾年最受重視的一種角色是「教練」。為什麼主管要像教練?不論是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教練,其原因如下。
1. 主管可以自己把事情完成,教練必須教會隊員完成事情。
2. 主管可以自己當主角,但教練是以隊員當主角。
3. 主管離職了,有時事情就沒辦法銜接。但教練走了,隊員還在。
4. 主管可以換部屬,但原則上,教練不能換隊員,要想辦法教好隊員。
5. 主管事情做不好,可以怪部屬,但隊員輸了,通常要怪教練沒教好。
6. 主管可以只顧業績目標結果,但教練必須考量人員狀況與訓練過程。
7. 主管可以替公司賺錢,教練可以培養很多人替公司賺錢。
總而言之,主管與教練角色有很大不同,讓主管學習當一個好教練,可以讓主管不再只顧事情是否完成,而是還要關心人員情況,並教導他,提升能力,以完成工作。好教練通常是很嚴格,很會教,但也很會激勵人,鼓舞人。因為,唯有恩威並濟才能創造團隊的佳績。

    所以,教練經常會提到,隊員是如何學習的,是如何完成事情的,而不是自己是如何完成事情的。教練是以隊員為明星,以隊員創造佳績為榮。好教練會去思考,要如何啟發隊員,想出教導的策略,提升他們的能力與格局,去贏得更大的比賽。

    讓主管學習當一個教練有這麼多的好處,要當一個好教練,先讓自己從主管的角色中跳脫出來,改變自己的習慣與思維,才有機會成為一個好教練。多多向成功的教練學習,也可以向公司內成功的前輩甚至晚輩學習,一起加油吧。

    John W oo den
美國籃球史上的傳奇教練。他曾帶領美國UCLA大學籃球隊,在1963~1975年的12個賽季中奪得10次全國冠軍;在其40年的教練生涯中,所帶領的球隊贏了超過80%的比賽,創下無人可以匹敵的紀錄。

    運動界試圖找出John W oo den的成功方程式,發現他擔任教練時,大部分的時間在給予球員指導,教他們如何去做、鼓勵球員以及與球員溝通。管理學家將John W oo den的模式稱為Coaching(教練型領導)。

    主管必須懂得如何教導、激發員工潛能,帶動整個團隊的生產力,這才是主管的績效所在。一個好的高階主管,要能將自己的專業能力發揮在Coaching團隊上,把工作技能與方法教導給屬下,讓自己變成一個有領導力的將軍,而不是一個空有榮耀的個人英雄。
   
     教練要觀照整體團體的發展,適才適所,激勵士氣。教練要注意個別差異,給予最佳建議,讓團隊運作互補,趨於完美。好的教練可以讓害怕的人變勇敢,讓沒信心的人變成充滿自信,讓團隊變得不平凡,達成不可能的任務。好的教練有很多技巧可用,例如:親自示範,教他觀摩,給他思考與自省空間,給他刺激,異子而教,叫他休息,關心他的身心狀況,解決他的困擾與疑惑,設定合理的挑戰目標給他,提升他的能力。當個人能力與自信都提升時,好教練搭配好的戰略,就可以帶領團隊打勝戰,而且是輕而易舉的勝利。

You Might Also Like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