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碼將被取代?智慧型標籤興起

3/13/2014 11:41:00 上午

1974年6月,收銀員首次掃描了印在產品上的通用產品代碼(UPC)。40年過後,那個現在稱之為條碼的東西,已然改變了整個商業世界;它提供可靠的產品辨識、追蹤、定價之道,幾乎所有東西上都能看見它的身影。

不過,條碼的功能相當有限,只能提供印製時所記載的資訊;下一代標籤會更先進,可以產生、儲存和分享資訊,進而成為「物聯網」的重要角色。部分產品已經載有RFID等小型電子裝置;RFID已用於防竊、產品追蹤等用途,但與可以印在包裝上的條碼相比,造價還是相對昂貴。
智慧型標籤的目標,就是創造一種可以印製的電子膜。位於奧斯陸的Thinfilm找出了印製記憶電路的方式,讓智慧型標籤得以儲存資訊。這種印製記憶體的容量並不大,但對某些用途來說,小小容量就非常夠用了;Thinfilm指出,僅僅20位元的記憶標籤,就能儲存超過100萬種組合。
下一步就是增加邏輯功能,得靠印製式電晶體才辦得到。為此,Thinfilm與Xerox旗下的獨立實驗室PARC合作;PARC以有機材質製作可以印製電晶體的墨水,這種墨水可以用於噴墨式印表機,也可以用於商用捲筒式印刷機。
今年1月,Thinfilm收購位於矽谷、專精於近場通訊(NFC)的Kovio Technology;有了NFC系統,使用者只要用行動裝置輕靠NFC標籤,就能傳送或接收資料。NFC是RFID進階版,部分非接觸式付款系統也已經在使用;有了NFC,智慧型標籤就能無線通訊。
除了傳輸產品代碼之外,智慧型標籤還能記錄保存時間、溫度等資訊,與其他消費資訊一同顯示於螢幕之上。產品認證則是另一項可能用途;目前部分產品認證使用的是全像攝影技術,Thinfilm執行長舒提亞(Davor Sutija)認為,智慧型標籤的印製成本可以比全像攝影更低。

You Might Also Like

0 意見